香蕉福利导航草莓采摘园
电话:185-8013-0420
手机:173-5316-7669
座机:023-41638166
联系人:徐老师
地址:重庆市璧山区壁城街道四面山村
要提高秋季草莓的产量和质量,需从品种选择、栽培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综合优化。以下是基于新研究和实践的关键技术要点:
一、品种选择与壮苗培育
优选抗逆高产品种
北方:选择耐寒性强的“红颜”“章姬”“艳丽”,果实硬度高且耐贮运。
南方:推荐耐湿热的“香野”“丰香”“宝交早生”,适应多雨气候。
特色品种:如“小白草莓”(甜度高)、“越丽”(早熟抗病)适合采摘园或高端市场。
壮苗标准与处理
幼苗需4片以上健康叶,茎粗1厘米,根系发达无病害。外地购苗需剪除外围大叶,仅留2-3片小叶以减少蒸腾。
定植前用50℃温水浸根10分钟消毒,预防土传病害。
二、土壤改良与准确定植
土壤准备
选择pH 5.5-6.5的沙壤土,深翻30-40厘米,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-5000公斤+磷酸二铵15公斤+硫酸钾10公斤。
起垄栽培:北方推荐南北向高畦(日照均匀),南方可用东西向高畦(操作省力),垄高20-25厘米,垄面宽60-80厘米。
定植技术
时间:北方8月上旬至9月初,南方8月下旬至9月中旬,避开高温雨季。
密度:双行栽植,行距25厘米,株距12-15厘米,亩栽8000-10000株,弓背朝外以利花果外伸。
水分管理:定植后浇透水,覆白色垫子保墒防果实污染。
三、水肥与植株管理
科学水肥调控
缓苗期:保持土壤湿润,遵循“见干见湿”原则,避免积水引发根腐病。
花芽分化期(9-10月):控氮增磷钾,叶面喷施0.3%磷酸二氢钾+尿素,促进花芽分化。
膨果期:开沟追施复合肥(10-20公斤/亩),配合滴灌提高肥效。
植株调整
及时摘除老叶、病叶及匍匐茎,减少养分消耗。
中耕松土2次(初次1厘米,后期2厘米),增强根系透气性。
四、病虫害绿色防控
主要病害
灰霉病:控制湿度,喷施腐霉利或异菌脲,及时清除病果。
白粉病:选用醚菌酯或生物制剂(如枯草芽孢杆菌)。
根腐病:定植前用恶霉灵灌根,避免连作。
虫害防治
蚜虫/红蜘蛛:悬挂黄板(20-30块/亩),喷施吡虫啉或阿维菌素。
蓟马:花期喷乙基多杀菌素,防果实畸形。
五、环境调控与采收优化
设施管理
北方:10月初扣棚膜,南方10月底至11月初,棚内保持昼温20-25℃、夜温8-10℃。
补光:阴雨天用LED补光灯延长光照至14小时/天,提升糖度。
采收与采后处理
果实全红、质地软时采摘,轻拿轻放避免机械伤。
采后预冷至0-5℃,湿度90%-95%,延长保鲜期。